分类:娱乐圈//55 阅读
今年国庆档的新片中,我原以为《浪浪人生》可能会成为一匹黑马,因为它看上去是一部有潜力的家庭喜剧……可昨天观影后,我发现自己想多了。
我对这部片最大的印象,就是平,真的平,实在是太平了,平实、平淡、平庸、平平无奇,平到要我夸都不知道该夸什么,就连骂都骂不出来。
我事后回味了一下,大概明白了看该片的感觉——和读影片监制韩寒早期《三重门》等小说的感觉很像:缺乏明确、有力的故事主线,更多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,如果具体到某些情节和段落上会很好玩,搞笑的段子也多,但把视角稍微放大些,就有点找不到北了。
若是文字的话,这种不追求故事性和表达性的“意识流”/“生活流”作品读起来也挺有意思……可如果拍电影还这么搞就比较灾难了,只有大师级的编导才能拍得好看。
《浪浪人生》的主线是沿海小镇“大哥”黄荣发回家后的浮沉,一方面,他是给家里欠下债务的罪人和累赘,另一方面,他又是被家里珍爱、不忍放弃的家人。影片的故事,说穿了就是这一家人琐碎、温馨、折腾的日常生活。
可显然,影片对“日常”的把握并不理想,它塞进去的东西太多了,并且许多都是互不影响的“凝块”,既有像兄弟逼债、凑钱治病这样十分现实刺痛的情节,又有像打架斗殴、代写情书之类的青春伤痕,更有像父子和解、带女儿讨伐渣男等家庭伦理戏码,甚至还有江湖传说、自杀未遂、赛龙舟等完全可以独立成章的大主题。
这些内容之间大多都谈不上兼容,也产生不了多少化学反应,硬要塞进一部家庭轻喜剧里,给人的感觉难免变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……
以往看类似的作品,基本上都会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,或者挖掘常人难以接触到的方向,拍好了是佳作,拍砸了被骂烂片——《浪浪人生》倒好,一边使劲儿在生活里兴风作浪,一边又使劲儿把这些生活的褶皱全给抹平,夸是夸不了,现在就连骂几句都找不到词。
这大概就是“真·生活流”电影吧,如果不追求非要看出点什么来,那么放空自己、去看这样一部电影放松放松,也未尝不可。
用户评论